質優但也價高的鋼結構得以在保障房建設中推廣。目前全國各省市的保障性住房采用鋼結構的工作已經展開。據初步調研,北京、上海、杭州等地已有8個項目采用鋼結構,建筑總面積近 200萬平方米。其中,北京門頭溝兩棟18層建筑,建設面積約 3萬多平方米,杭州約 66萬平方米。
"鋼結構住宅在我國推廣得很早,但是發展得很慢。目前鋼結構住宅在整個建筑規模中占比不到 1%。"8月 21日,中國建筑金屬結構協會建筑鋼結構委員會副主任胡育科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指出。
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 2012年全國房地產開發和銷售情況顯示,2012年我國住宅新開工面積13億平方米,其中住宅竣工面積7. 9億平方米。以鋼結構住宅占比1%為計,2012年鋼結構住宅竣工面積不足 800萬平方米。
4月20日,四川省蘆山" 4·20"7.0級強烈地震發生時,中國建筑金屬結構協會年會正在重慶舉行,協會會長姚兵疾呼:"痛定思痛,我們提議國家在地震帶推廣鋼結構住宅。"
縱觀國外,鑒于經濟性、安全性能 (抗震、防火 )以及耐久性能的綜合考慮,越來越多的房屋開發商轉而經營鋼結構住宅。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經驗表明,鋼結構住宅占比一般都在40 %以上,這也表明未來我國鋼結構住宅的發展前景可觀。
受制于價格高?
鋼結構住宅是以鋼作為建筑承重梁柱的住宅建筑。它的優勢早為業內熟知,其結構具有抗震、自重輕、建設速度快、節能、節材、節水、節地等性能,是對城市環境影響小的建筑結構之一。
2008年汶川地震后,各界開始關注鋼結構住宅。2011年日本"3·11"地震后,以鋼結構住宅為支撐的防震體系吸引了世界目光。
"目前國內鋼結構住宅項目非常少。"中建鋼構有限公司質量總監楊海群表示,"中建鋼構也只是去年在成都承接了一個建筑面積 21萬平方米的小項目,在整個鋼結構占比中微乎其微。"
"單純從材料造價上來講,由于鋼的價格比混凝土的價格要高,所以鋼結構的造價肯定比鋼筋混凝土要高。"中國建筑標準設計研究院鋼結構所所長王喆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他進一步舉例分析指出,若一棟 20層的高層建筑,采用鋼結構的結構造價(不含基礎造價)要比鋼筋混凝土高出 10 %~20%。
業內專家介紹說,當下我國鋼結構住宅進程緩慢的主要原因有:開發產品成本過高;國內居住的理念跟不上;發展的環境、政策不匹配;鋼結構住宅的品質、功能達不到老百姓的居住的要求。
"當然,成本過高是鋼結構住宅進程中首當其沖的問題"。胡育科表示。
因此,作為應用鋼結構住宅的主體---開發商積極性并不高。佳兆業集團控股有限公司采購部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佳兆業并未實施過鋼結構住宅項目。
她解釋說:"任何地產公司在對即將開建的住宅項目都會有前期的成本核算,若鋼結構與其他建筑結構形式相比,總體的經濟性并不明顯時,傳統的結構肯定會是我們的首選。"
另外,由于鋼結構住宅對工人技術要求高于傳統建筑結構,且后期維護難度也更大,因此有些開發商為省事也就不會選擇鋼結構了。
胡育科指出,可以從以下兩方面來突破成本難題:一是從材料著手,采用性價比高的鋼材;二是成本分流,由項目主體企業和業主來承擔一小部分費用,不完全由建設單位來承擔所有成本。